瘢痕疙瘩治疗:护理指南和选择正确的方法

瘢痕疙瘩(Keloid)是什么?

สารบัญ

瘢痕疙瘩(Keloid)是指皮肤在受伤或手术后产生过量胶原组织,导致疤痕隆起,并扩展超出原始伤口的范围。其特征通常为坚硬的隆起块状,颜色可能呈粉红色、红色或较深,并可能引起瘙痒、疼痛或不适感。

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区别

  • 增生性瘢痕(Hypertrophic scar):从原有伤口隆起,但不会超出伤口范围

  • 瘢痕疙瘩(Keloid):隆起并扩展超出原有伤口范围,即使经过数月或数年仍会持续增大

导致瘢痕疙瘩(Keloid)形成的因素

  1. 遗传因素
    有家族瘢痕疙瘩病史的人,发生瘢痕疙瘩的几率高于一般人。

  2. 体表部位
    瘢痕疙瘩常见于胸部、肩部、耳后及上背部,这些部位的皮肤张力较大。

  3. 年龄
    青少年和年轻人发生瘢痕疙瘩的几率较高,因为皮肤的胶原蛋白生成较旺盛。

  4. 皮肤特征
    肤色较深的人群,尤其是亚洲人和非洲人,更容易形成瘢痕疙瘩,相比白种人更为常见。

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

    1. 外用药物和硅胶贴片 大多数情况下,这类方法更多用于预防而非治疗。

    • 硅胶凝胶贴片(Silicone gel sheet):帮助压迫伤口,减少凸起,并抑制胶原蛋白生成。

    • 祛疤膏:含有可抑制多余组织生成的成分,如洋葱提取物(Onion extract)、维生素E(Vitamin E)。

    1. 激素注射(Intralesional steroid injection)

    • 常用药物为三氟酸可的松(Triamcinolone acetonide)。

    • 可减少炎症和过量胶原蛋白生成。

    • 需每4–6周重复注射5–10次,视伤口情况而定。

    •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皮肤变薄、出现白斑。

    1. 手术切除瘢痕疙瘩

    • 适用于体积较大或其他方法无效的瘢痕疙瘩。

    • 建议结合激素注射及外用药物或硅胶贴片,以减少复发。

    • 手术需小心切除瘢痕疙瘩并缝合伤口,以降低皮肤张力。

    1. 激光治疗(Laser therapy)

    • 皮秒激光(Picosecond)或分段CO2激光(Fractional CO2 Laser)可减轻红色并缩小瘢痕疙瘩。

    • 需多次治疗才能见效。

防止瘢痕疙瘩的伤口护理

初步伤口护理

  • 正确清洁伤口

  • 避免抓挠或撕扯伤口

使用硅胶贴片或压力贴敷伤口

  • 减少伤口张力

  • 降低高风险人群形成瘢痕疙瘩的可能性

选择适合的疤痕治疗方法

根据疤痕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考虑

  • 小型瘢痕疙瘩可以仅使用注射或外用药物

  • 大型瘢痕疙瘩应考虑手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

美观需求

  • 面部和颈部区域,通常会选择不会留下额外疤痕的方法,如激光或类固醇注射。

对以往治疗的反应情况。

  • 如果单一方法无效,可能需要调整或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治疗。

医生建议

  • 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,并需多次重复进行。

  • 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,尤其是对有瘢痕疙瘩倾向的人群。

总结

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有多种,包括使用硅胶凝胶、注射药物、激光治疗以及手术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瘢痕疙瘩的特性、美观需求以及医生的建议。自伤口初期开始正确护理是预防新瘢痕疙瘩形成的关键。